墨書 Inktalez
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Lǐ Yì)
詩名:夜上受降城聞笛 (Yè Shàng Shòu Jiàng Chéng Wén Dí)
詩的內容及拼音:
回樂烽前沙似雪,
huí lè fēng qián shā sì xuě,
受降城外月如霜。
shòu jiàng chéng wài yuè rú shuāng。
不知何處吹蘆管,
bù zhī hé chù chuī lú guǎn,
一夜征人盡望鄉。
yī yè zhēng rén jìn wàng xiāng。
解釋詩的意思:
這首詩描繪了戍邊士兵在受降城附近的邊疆夜晚情景,以及他們思鄉的情緒。
"回樂烽前沙似雪"(huí lè fēng qián shā sì xuě):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回樂烽前的沙漠如同覆蓋了一層白雪,這裡的「回樂烽」指的是邊疆的一個烽火台。
"受降城外月如霜"(shòu jiàng chéng wài yuè rú shuāng):這一句提到了受降城外皎潔的月光如同霜一般明亮,渲染出一種冷寂的氣氛。
"不知何處吹蘆管"(bù zhī hé chù chuī lú guǎn):這句話表達了在這樣的夜晚,不知從何方傳來悠揚的蘆笛聲,蘆管即蘆笛,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器。
"一夜征人盡望鄉"(yī yè zhēng rén jìn wàng xiāng):最後一句則描寫了在笛聲中,戍邊的將士們思念家鄉的情感油然而生,表達了深深的思鄉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邊疆夜晚景色的描繪,以及士兵們聽到笛聲後的心理變化,展現了戍邊生活中的孤寂與思鄉之情。詩的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是中國古典邊塞詩中的佳作之一。
故事名稱:《月夜下的蘆笛》
我住在一個小鎮。
小鎮上有一座受降城。
受降城,據說是邊疆最古老的城牆,屹立在這裡上千年了,
城牆厚實堅固,守護着這一方百姓,護佑着這一方平安。
小鎮人都愛聽邊疆的故事。
老李愛講。
我時常聽。
老李說:「月亮最圓的時候,在邊疆就能聽見蘆笛的聲音,聲音悠長婉轉,如夢似幻。」
他還說:「邊疆的月亮跟我們這兒的不一樣,又大又圓,
掛在天上就像玉盤一樣,照得整個夜空都亮了。」
我聽得入迷。
可小鎮上沒有月亮,沒有蘆笛,也沒有邊疆。
我見不到老李說的那些美好。
小鎮上只有灰濛濛的天,和永遠照不亮的夜。
可我還是愛聽,一遍又一遍的纏着老李給我講
他講一次,我便覺得我好像離邊疆近了一步。
小鎮上的人總說我傻。
他們說:「小勇,別做夢了,你這一輩子也別想見到邊疆。」
我不信。我一定要去一次邊疆。
我生出了這個念頭,便在心裡扎了根。
這個念頭在我的心裡發了芽,開出了花,結了果。
我日日都想。
今夜是滿月。
我約了阿寶,坐在城牆外發呆。
今晚的月光真好。
我抬頭看着天:「阿寶,你看,月亮真圓啊。」
阿寶抬頭看了一眼:「是啊,真好看。」
他說完這句,又低下了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我沒理他,看着天上的月亮,發起了呆。
忽然,一陣悠揚的聲音傳來。
這聲音好聽極了,如天籟之音一般,絲絲縷縷,鑽入耳中,鑽進心裡。
我聽得入迷。
「小勇,你聽,這是什麼聲音?」阿寶推了推我,問我。
我說:「這是蘆笛的聲音。」
我認得這聲音。
我聽過無數次,在夢裡。
「你怎麼知道?」阿寶疑惑的看着我。
我說:「我就是知道。」
我站了起來,對阿寶說:「走,我們過去看看。」
我拉着阿寶,循着聲音找了過去。
我走的很快,阿寶跟在我後面,一個勁的喊我:「小勇,你慢點。」
我不理他,只是快步走着。
我聽着那蘆笛的聲音越來越近,我的心也越來越激動。
我就要見到吹蘆笛的人了。
我就要見到老李說過的,只有在邊疆才能見到的人。
我興奮極了。
又有點害怕。
可是阿寶在我身邊,我不怕。
我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繼續往前走去。
月光下,一切都被蒙上了一層銀霜,變得神秘莫測。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