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
作者:金昌绪(Jīn Chāng Xù)
诗名:春怨(Chūn Yuàn)
诗的内容及拼音:
打起黄莺儿,
dǎ qǐ huáng yīng ér,
莫教枝上啼。
mò jiāo zhī shàng tí。
不知愁杀人,
bù zhī chóu shā rén,
春日正好眠。
chūn rì zhèng hǎo mián。
解释诗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金昌绪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一种矛盾情感,既爱春日的舒适,又恼春鸟的啼鸣打扰了睡眠。
- "打起黄莺儿"(dǎ qǐ huáng yīng ér):诗人描述了一种动作,即赶走黄莺,"黄莺儿"是对黄莺的昵称,黄莺的啼声通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 "莫教枝上啼"(mò jiāo zhī shàng tí):诗人不希望黄莺在树枝上啼叫,"莫教"是"不要让它"的意思,表达了对黄莺啼声的不欢迎。
- "不知愁杀人"(bù zhī chóu shā rén):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黄莺不知道它的啼声会让人烦恼至极,"愁杀人"形容啼声让人极度烦恼。
- "春日正好眠"(chūn rì zhèng hǎo mián):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认为春天是睡觉的好时光,"正好眠"意味着天气适宜,适合安睡。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黄莺的啼声和诗人的反应,传达了一种对春天特有的懒散情绪和对宁静的向往。诗中的语言简洁生动,情感真实,是金昌绪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名称:《金小绪的春天烦恼》
春天来了,阳光温暖而柔和,花朵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将整个小村庄打扮得更加美丽。
我最喜欢春天的早晨,可以躺在暖暖的被褥里,
听鸟儿们在外面唱着婉转动听的歌。
这些歌声宛如村中的闹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唤醒了人们,
也唤醒了我的心中那盎然的生机。
爷爷也很喜欢春天的早晨,他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坐在门前的藤椅上,
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鸟儿们的合唱。
在这些鸟儿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黄莺了。
它们的歌声清脆而悠扬,如同小提琴的独奏,为春天的早晨增添了无尽的活力与温馨。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鸟儿都是友善的。
有时候,黄莺的歌声也会把我从梦中唤醒。
每当这时,我都会抱怨黄莺的顽皮,希望它们能够安静下来。
“哎呀,这黄莺怎么总是大清早地乱叫啊?”
我揉着眼睛,走到窗前,看着树枝上蹦蹦跳跳的黄莺,心中有些不快。
爷爷微笑着看着我,没有说话。
他从旁边拿出一本很旧的书,翻开来,
对我说:“小绪,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叫做《春怨》,
讲的是古代诗人杜甫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听到黄莺的啼声,
感到非常愉悦,但是同时也感到非常孤独和忧伤。”
爷爷开始朗读古诗,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爷爷的声音柔和缓慢,故事的情节逐渐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读出了杜甫的愉悦和孤独,我的情绪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起伏。
爷爷读完故事后,看着我,问道:“小绪,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我想了想,回答道:“爷爷,我觉得杜甫很孤独,但是他的孤独中也包含着一种美。
我以前只是觉得黄莺很吵,但是现在我感受到了它们歌声中的情感,感受到了它们的美。”
爷爷欣慰地笑了。
他说:“小绪,有时候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感受。就像这个故事中的杜甫,
他虽然感到孤独,但是他也在孤独中找到了美。
我们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我明白了。我渐渐地平静下来。
我看着窗外,黄莺还在树枝上唱着歌。
这一次,我感觉到了它们歌声中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待。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驱赶黄莺。
每当春天的早晨,我都会躺在床上,聆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春天的温暖和活力。
渐渐地,我发现了黄莺的歌声很美。
它们清脆而悠扬,仿佛小提琴的独奏,为春天的早晨增添了无尽的活力与温馨。
“小绪,黄莺的歌声是春天的一部分,它们在歌唱春天,也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爷爷的话语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
我不再烦恼,而是渐渐爱上了这种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感觉。
春天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