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二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却带着一身足以致命的箭伤回到长安。
琅华殿里,吕雉巍然端坐,望着炉中的袅袅细烟若有所思。
一阵略有些仓促的脚步声传来,须发皆白的内侍匆匆行礼后,附耳在她耳边说了两句话,便又施礼离开。
吕雉的嘴角轻轻扬了起来,冲身后的宫女使了个眼色。
立时便有宫女捧来一直温在水中的药汤,又有另一名宫女上前,蘸了些锅灰轻轻抹在吕雉额头,一边抹,一边忍不住面有忧色:“娘娘,戚夫人镇日守在皇上病榻前,您难得去一趟,却把自己搞成这副模样,皇上见了……”
“他眼中若还有我,我便是鸡皮鹤发他也会珍而重之。当年他还在泗水亭当亭长的时候,他哪次生病不是我端汤侍药?”她说着,施然起身,往宸和宫走去。
“皇后娘娘!”
守在宸和宫外的宫女,一见吕雉,顿时满面慌乱地跪了下来,“娘娘,皇上刚刚来了睡意,已有戚夫人在服侍……”
“来人!”吕后的声音平静得叫人心寒,“立时杖毙,拖远一点,省得惊了皇上!”
她一边说着,视线如刀般剜过众人:“还有人要拦本宫吗?”
此刻这张喜怒不惊的脸,叫所有人都生出三分惧意,一时四下寂寂,无一人敢出声阻拦。
吕雉冷笑一声,大步走进内殿,如同一只蹑足的猫,悄无声息地掀开了内殿的帘缦。
龙床之上,刘邦因为箭伤而裸着上半身,而戚姬正温柔地伏在他的胸前,媚眼如丝地娇声泣诉:“陛下如今龙体抱恙,妾日夜守候,只盼陛下早日安康。只是可怜了如意那孩子,父皇在病中无暇照拂,母亲又不能在身旁提点,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欺负。
妾不像皇后世家出身,懂治世之理,这些年,能襄助陛下除异姓王,斩韩信,为皇上解忧。妾才疏学浅,自入宫以来,只会服侍皇上,对如意也疏于管教……”
“你休要胡思乱想,如意他仕孝有加,朕看他是极好的。朕知道,你心无城府,倘有一天朕真的撒手西去,留下你们母子,皇后她只怕不会放过你们。倘若是你和如意掌了权,朕相信你不会亏待他们的!”刘邦说着,轻轻握着戚姬的手凑到脸畔。
吕雉亲手撩起纱帘,看着眼前这一幕,这容光照人的女人,弱质纤纤,永远都是他心尖上的肉,叫他不胜怜惜,永远都想护在怀中。
而她?她从一开始便错了,男人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贤妻良母。她为他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罪,只是将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罢了。
思及此,吕雉不由得轻笑出声。
这一笑,惊得帘后的两人都松了手,一个怯懦回望,一个却是羞愧难当。
吕雉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般,笑意盈盈地走过来:“臣妾知道皇上有戚姬照顾,一定能早日康复的。不过戚姬服侍皇上是好的,真正做事恐怕还是不如我这个当过农妇的皇后。方才听说戚姬身旁的宫女居然在煎药时走开了半盏茶的工夫……
戚姬脸色一白,连忙带着几分求救的意味望向刘邦。刘邦却只是微微皱了皱眉,欲言又止:“那奴才……”
“皇上的药汤,太医下方时曾说过,每一刻钟火力便要弱上一分。再者,煎汤之事无人守候,万一被宵小做了手脚,便是国体动荡。事关皇上龙体和我大汉国体,所以臣妾已经自作主张,让人将她杖毙了!”
吕雉的声音平静而冷冽,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戚姬闻言,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那是她自幼带在身边的小丫头啊!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宫女,却与自己情同姐妹。
吕后这一杖毙,不仅仅是结束了一个宫女的生命,更是生生斩断了她一条手臂!
“臣妾自皇上生病以来,在琅华殿日日也亲自为皇上煎药。只是未央宫这边有戚姬照顾,无事臣妾也便不来打扰皇上和戚姬了。如今这药汤出了问题,只怕功效也是不行的。所以,臣妾这才将臣妾亲自煎的药汤送来,盼皇上早日康健!”
吕雉说着,端过宫女手中的瓷盅,走到床前,亲手交到戚姬手上,“妹妹,你素来服侍陛下是最好的,这药便还是辛苦你喂皇上服下吧!”
她走得近了,刘邦这才看见她脸上那抹淡淡的锅灰,目光一阵闪烁:“雉儿,你……”
“夜深了,皇上吃了药便早些歇着。”
吕雉恭身退下,头也不回地走出未央宫。
直到走出去很远很远,她才忽然顿住脚,低声吩咐道:“派人出宫通知国舅爷,请也好,绑也好,叫张良今夜务必想出办法来阻止皇上废太子!”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