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烽火義途》 76: 第七十六章
0%
墨書 Inktalez
劉備離開北海後,馬不停蹄地趕往公孫瓚駐軍之地。一路風塵僕僕,到了幽州邊界,便直入帳中求見公孫瓚。 0
 
帳內,公孫瓚正與一眾將領議事,見劉備來訪,便起身相迎,笑道:「玄德公遠道而來,定有要事相商。」 0
 
劉備拱手施禮,語氣誠懇:「備今日前來,正為徐州陶恭祖之事。曹操興兵圍攻徐州,殘害百姓,孔北海力不能及,特請備相助。然而我兵力微薄,故來向將軍借兵一用。」 0
 
公孫瓚聽完,微微皺眉,語帶疑惑:「徐州陶謙與你非親非故,何苦為他出頭?況且曹操與你素無仇怨,你這又是何苦?」 0
 
劉備神色堅毅,正聲道:「備雖與陶恭祖無深交,然他為仁德之人,徐州百姓何辜?既然備已許下救援之諾,便不能失信於人。信義二字,乃立身之本,若違此心,便愧為漢室宗親!」 0
 
公孫瓚見劉備言辭懇切,心中暗嘆:「劉玄德果然是一諾千金的仁義之士。」他微微一笑,點頭道:「既然玄德如此重情重義,我豈能袖手旁觀?我借你馬步兵二千,足可助你一臂之力。」 0
 
劉備拱手致謝:「多謝將軍義助!但曹操兵力強盛,此行兇險萬分,若能再借趙子龍隨行,必能事半功倍。」 0
 
公孫瓚聞言,抬眼望向身旁的趙雲,笑道:「子龍,玄德公如此信任你,願你隨行一助,如何?」 0
 
趙雲立刻上前一步,抱拳朗聲道:「末將願隨玄德公征戰,救徐州百姓於水火!」 0
 
劉備滿面感激,重重一拜:「子龍一行,徐州必可解危!此番相助,玄德銘記於心。」 0
 
公孫瓚一揮手,當即下令準備兵馬,劉備引關羽、張飛率本部三千人為前鋒,趙雲引二千兵馬緊隨其後。整軍完畢,旌旗招展,浩浩蕩蕩向徐州進發。劉備回首望向遠方,目光堅定,心中默念:「陶恭祖,徐州百姓,請再堅持片刻,劉備必不負所託!」 0
 
糜竺急匆匆地趕回徐州,進城後便立即來見陶謙。他拱手稟報:「使君,北海孔太守已請得劉玄德相助,兵馬正向徐州趕來。另外,青州田楷刺史也已答應出兵救援,軍隊很快便會抵達徐州。」 0
 
陶謙聽罷,長舒一口氣,緊鎖的眉頭稍稍舒展,微微頷首道:「兩路援軍齊至,我徐州總算有了生機。」 0
 
然而,援軍雖至,卻也止步於城外。孔融與田楷的部隊紮營於山腳下,遠遠地看著曹操的大軍,卻不敢輕舉妄動。曹操久經沙場,兵勢如虹,軍紀嚴整,旌旗蔽空,令人不寒而慄。兩路援軍的統帥們心知曹操的能耐,只能暫時固守山下,等待時機。 0
 
曹操也留意到兩路援軍的動靜,微微一笑,手指輕敲案几,自語道:「孔融和田楷?他們也不過是徒有兵馬罷了,畏我軍勢,不敢來戰!」他隨即傳令將軍:「分兵佈防,嚴守陣勢,先穩住他們的腳步,徐州城破在即,無需急躁。」 0
 
--- 0
 
此時,劉備的軍隊終於抵達北海,營帳內,孔融親自迎接劉備,滿臉欣喜地道:「玄德公,你終於到了!曹操兵勢洶洶,如猛虎下山,不可小覷。我等以防萬一,暫且按兵不動,觀其變化後再做打算。」 0
 
 
劉備目光沉穩,卻搖頭道:「文舉公,此言差矣。曹操圍城已久,城內百姓糧草短缺,久拖必生亂。我擔心徐州難以支撐太久,必須儘快解困。」 0
 
孔融微微一愣,隨即皺眉道:「玄德公所言不無道理,但曹操深諳兵法,若輕率出兵,只怕會中了他的圈套。」 0
 
劉備斬釘截鐵地說道:「備此來救援,已無退路!雲長、子龍,聽令!」 0
 
關羽與趙雲立刻起身抱拳,朗聲應道:「末將在!」 0
 
劉備轉向二人:「你二人各領兵兩千,協助孔太守和田楷,嚴守兩路軍寨。若曹操發兵來戰,務必全力阻擊,不可退卻。」 0
 
「末將遵命!」關羽與趙雲齊聲領命。 0
 
隨即,劉備回頭對孔融道:「文舉公,備與翼德願親往徐州城,見陶使君共商退敵之策。」 0
 
孔融大喜,立刻拱手道:「玄德公有此義舉,北海百姓必感恩戴德!如此,我便與田刺史遙相呼應,待機而動。」 0
 
劉備微微頷首,轉向張飛,低聲叮囑:「翼德,隨我出發,務必小心行事。」 0
 
張飛一揮鐵槍,豪氣沖天地大笑道:「大哥放心!只要曹操敢來,俺張飛定讓他有來無回!」 0
 
劉備微微一笑,目光堅定地望向徐州方向,旋即披上戰甲,翻身上馬。隨著一聲令下,劉備與張飛率兵疾馳而去,旌旗獵獵,塵土飛揚。關羽與趙雲則率軍留守兩側,嚴陣以待,靜觀曹操軍的動向。 0
 
孔融登上山頭,遠遠望著劉備的背影,喃喃自語道:「劉玄德此去,必能成事……」隨後,他目光一凜,轉身下令:「傳令全軍,嚴守營寨,若曹軍敢動,務必全力應戰!」 0
 
劉備與張飛率領一千兵馬疾行,悄然逼近曹操軍的營寨邊緣。天色昏黃,微風拂動旌旗,士兵們屏住呼吸,緊握兵器,隨時準備出擊。張飛騎在馬上,手持丈八蛇矛,低聲向劉備道:「大哥,俺張飛先衝進去,殺他個措手不及!」 0
 
劉備神色凝重,沉聲叮囑:「不可輕敵,謹慎行事,若有埋伏,速退不可戀戰!」 0
 
張飛聞言哈哈一笑:「曹操那群小輩,俺何懼之有!」說罷,他勒緊馬韁,目光炯炯如猛虎一般盯著前方的營寨。 0
 
正當大軍逼近時,忽然寨內一聲驚天動地的鼓響,隨著號角長鳴,無數馬蹄聲和喊殺聲從寨內響起。馬軍、步兵潮水般洶湧而出,旌旗飛舞,殺氣沖天。領軍而出的乃是曹操麾下猛將于禁,他全身披甲,手提長槍,勒住戰馬喝道:「何方狂徒膽敢擾我曹軍營寨?速速報上名來!」 0
 
 
張飛一見,雙眼圓睜,怒吼一聲:「俺乃燕人張翼德!你是何人,速來受死!」話音未落,他已縱馬衝出,丈八蛇矛直刺于禁。 0
 
「來得好!」于禁見張飛來勢洶洶,也不示弱,揮槍迎戰。兩馬相交,鐵器碰撞聲響徹四野,火星四濺。張飛渾身殺氣,一矛快似一矛,將于禁逼得節節後退。兩人戰到十數合,于禁漸漸力不從心,額頭已見汗珠。 0
 
劉備見機不可失,雙手一揮雙股劍,沉聲高喊:「全軍出擊!」劉備軍士氣大振,萬箭齊發,向曹軍壓過去。喊殺聲此起彼伏,于禁見勢不妙,只得勒馬撤退,喊道:「撤!撤!」曹軍敗勢漸顯,士兵們紛紛潰散。 0
 
張飛見敵軍敗退,縱馬追殺,揮舞丈八蛇矛,大聲喊道:「賊軍休走!張飛在此!」他一路衝殺,士兵見張飛如猛虎下山,無人敢擋,紛紛棄甲而逃。 0
 
劉備也隨後趕至,指揮大軍推進,直奔徐州城下而去。城樓上的守軍遠遠看到大旗迎風飄揚,旗面上赫然寫著「平原劉玄德」四個大字。守軍頓時一片歡呼,急忙向城內通報。 0
 
「是劉玄德大人!」守軍興奮地大喊著。 0
 
城中陶謙正憂心忡忡,聞報劉備兵馬已至,頓時如釋重負,拍案而起:「快開城門!迎劉使君入城!」 0
 
城門緩緩打開,劉備與張飛縱馬入城,兵馬魚貫而入。城中百姓看到劉備軍威風凜凜,士卒紀律嚴整,無不拍手稱讚。陶謙早已在城門內等候,見劉備下馬,便親自上前迎接,握住劉備的手,滿是感激之色。 0
 
「劉使君!」陶謙激動地說道,「徐州危急,幸得你仗義相助,謙與全城百姓感激不盡!」 0
 
劉備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陶使君不必多言,備不過盡些許薄力罷了。當務之急是安撫百姓,穩固城防,以退曹軍。」 0
 
陶謙連連點頭,笑著邀請劉備入城府衙相敘。酒宴已備,眾將士也安頓下來。席間,陶謙設宴款待,酒酣之際,劉備道:「陶使君放心,玄德既至,必誓死守徐州,保百姓安寧!」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