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灵异现场 87: 第87章
0%
墨書 Inktalez
    (), 0
 
    众人一合计,现在一切情况未明,一是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在等著我们,下了墓,就等于和尚拜堂,全是外行;二是不清楚月球陨石真正的魔力,比如,对我的影响是情绪低迷、脾气暴躁,对阿琛的影响是失语,究竟它是因人而异,还是因时因地而异,谁也不清楚。所以,必须把月球陨石交给一个意志力非常顽强的人,尽量把陨石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0
 
    商议的结果是,先由冷板凳保管一段时间,但必须将陨石(也就是香囊)佩戴在显眼的地方,一旦发现异常,方便及时采取措施。下一任接班的,暂定为三师伯,第三任还没选,我们都祈祷著能在他们两个保管的这段时间里,找到主墓。 0
 
    第一道铜门上画著秦图腾,后面紧跟著是一个流沙池,很显然,这是为了阻挡盗墓贼,或者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不速之客的闯入;第二道铜门上画著蛟龙出海,后面却出现了一个斗大的墓室,中间有一座白玉石拱桥,一圈跪著二十二个童男童女形状的灯奴,这又是干什么的?墓室的出口在哪里? 0
 
    我问老乔:“这种布局符合秦汉时期的陵墓结构吗?” 0
 
    老乔摇了摇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古人建墓,一般都会遵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寓意在阴间也过著阳间一样的生活,永远长生。所以,墓主人生前的居住环境如何,死后陵墓的结构便会仿照那个修建。就拿闻名遐迩的始皇陵地下寝宫来,‘上是文,下是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用金银珠宝雕刻鸟兽树林,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老乔一顿,接著道:“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至今还在李由墓的防盗外围兜圈子,并未触及墓室的核心结构,简单来,就是连人家的防盗门都没打开,至于房屋里面的结构如何,自然不得而知。” 0
 
    我们在这方面都是外行,所以并不十分理解老乔的意思,或是理解了字面意思,却不理解字面背后所传达的深层含义。阿梨便问道:“这种情况……很常见吗?” 0
 
    “不,十分罕见。”老乔难得地严肃起来,“一般打下盗洞之后,就是主墓室或者耳室,水平再次的,也会打到墓室附近的甬道上,很少像我们这样,从最外缘一道门一道门地往里闯——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体力,而且容易趟雷,掉入墓主人设置的陷阱之中。怪就怪在,分金笔定位的地方确实是在这里,绝对不会有错,此外,前人打下的盗洞,也佐证了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可根据常识和经验,却又解释不通……这、这实在是让人费解啊!” 0
 
    “我懂了!”师弟听著点了点头:“那会不会是李由这个人不是正常人,就喜欢不走寻常路,打后人一个措手不及?” 0
 
    “但愿如此吧。”老乔却没开玩笑。 0
 
    阿梨总结道:“那么这样一来,问题绕了一圈又绕回了起点,这间墓室究竟是干什么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很难从这里走出去。” 0
 
    众人一时各自沉思。 0
 
    我想到,如果真如老乔所料,我们现在还没有触及李由墓的核心位置,一直还在边缘徘徊,那么主墓室边缘的墓室有什么意义呢? 0
 
    里倒是提到过一些陪葬墓室,里面放的都是墓主人生前最喜欢的东西,像什么金银珠宝、名人字画、战马布帛,或者是生前最宠幸的老婆孩子等等等等。 0
 
    难道,李由生前最喜欢的……是白玉石桥? 0
 
    要是搁平时,我一定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可是现在,我却一点也不觉得是在开玩笑,一切皆有可能。 0
 
    不知怎么的,我感到脑子越来越昏沉,喉咙眼儿一翻一翻老是想吐,背上湿塌塌地冒冷汗,这个时候可不是感冒发烧的时候啊!我提醒自己打起精神。 0
 
    以前遇到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都是让大家集思广益,把能考虑到的想法、可能性,不加修饰地全出来,无论有多滑稽、多荒谬、多异想开都可以,反正多多益善,然后再逐一进行验证排除,最后剩下的那个,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0
 
    我便把我的这些想法跟大伙儿出来,师弟跟六子居然破荒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真是见了鬼了。 0
 
    干就干,三师伯招呼阿琛拿出纸和笔,逐条记下大家的想法—— 0
 
    第一,是我的陪葬室,前面标号数字“1”,后面写个“陪葬室”,不记名字,下面的格式保持一样。 0
 
    第二,是六子的,举行某种祭祀活动的地方。 0
 
    第三,是师弟的,没什么意义的地方,就是为了显摆! 0
 
    第四,是老乔的,联通后面主墓室的桥梁,类似于甬道。 0
 
    第五,是三师伯的,防盗房间。 0
 
    第六,是阿梨的,专门饲养人鱼的地方。 0
 
    做笔录的阿琛选择弃权,最后就剩冷板凳。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他,可这子连头都没转,自始至终只留一个弓形的背影,坐在桥头上,显然不愿意参与我们的讨论。谁也没不识趣到非要拉他入伙不行,便也算他弃权。 0
 
    接下来,就是逐条验证排除,我们商议的结果是,由想法提供者陈述自己的理由和证据,其他人可以反驳,但也要拿出证据。 0
 
    但很快,我就明白了冷板凳对我们的讨论不屑一顾的原因——我们的讨论进入到一个死胡同——每个人的想法都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来支持想法的“证据”,也不过是在主观臆断下的客观产物,谁也拿不出真正客观的铁一般的证明。 0
 
    一番唇枪舌战下来,我的脑袋更晕了,耳朵里还是刚才众人七嘴八舌激烈的争吵声,嗡嗡直叫,更糟糕的是,鼻子几乎已经不能自由地呼吸,里面好像塞了一个塞子,特别不畅快,只能张著大嘴换气,以防憋死。 0
 
    这时,师弟忽然扯著衣服领子,嘴里呼哧呼哧地喘著大气,道:“你们有没有觉得,好像有点上不来气儿?” 0
 
    我一愣,捏了捏鼻子,还以为只有自己感冒了,跟大伙一对视,才发现大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喘著气,老乔的额头上甚至已经开始冒虚汗。 0
 
    怎么回事?集体感冒? 0
 
    阿梨猜测道:“会不会是刚才情绪太激动,脑子缺氧?” 0
 
    六子这子立刻附和:“恩,有可能!以前我背书的时候,读得太大声,就会感到脑子缺氧!” 0
 
    师弟笑道:“你那不是缺氧,是缺脑子!” 0
 
    “你——”六子正想还嘴,三师伯环视完一圈,正打算收回目光时道:“脑子缺氧是真,可不是因为情绪激动。” 0
 
    我们便跟著他的目光看过去,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二十二盏长明灯,现在居然只剩八盏还亮著。 0
 
    ↓认准以下网址其他均为仿冒↓ 0
 
    ()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