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有皮肤我说了算 64: 第64章
0%
墨書 Inktalez
首先就是自动武器的设计要求,战后期,德日会输的其中一个原,就是弹药投送量! 0
地面战斗,短兵相接,德军的和三八大盖,在面对米军黄油枪和苏军的波波莎,除了死和投降,根本就没有第三个选择。 0
虽然和三八大盖都是不错的步枪,精准且致命,但在地面战斗多数发在米距离,下雨一样的子弹泼洒才是王。 0
其实,这也跟德国和日本都属于贫矿国的原有关。 0
德国的钢铁产能很高,但铁矿石的产地,除了鲁尔工业区以外,其他的来源全都来自于国外,瑞典、挪威、西班牙、奥地利、卢森堡这些国家的矿石虽然有,但不多,相当于封印了德国的工业上限,所以,德国要想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扩张,把资源产地纳入国土范围。 0
日本,可以说基本上就与铁矿石无缘了。 0
明治年,日本就用光了所有的石油资源,大正年,所有的煤、铁矿资源也经消耗光了,战争相关的所有资源都依赖进口。 0
所以,日本现有的工业,都是来料加工业,重工业也属于次加工业,日本的钢铁工业,都是买废钢铁进行次加工,从矿石直接加工成钢铁的能力,现在的日本是不存在的。 0
九条悠真买的钢铁厂,是包含了从矿石粉碎钢铁的完全产业链企业,一旦开工,年产量超过日本本土只需要一年,就能达日本本土的倍,达万吨的可怕数据。 0
托马斯交给战锤武器工厂的设计,是三款单兵自动武器,一款是,一款是,一款是黄油枪。 0
三款武器被托马斯全名为阿卡、斯特基、黄油。 0
设计师看托马斯手绘的图纸时惊为天人,图画成这个鬼样子,居然也敢设计武器。 0
但在听完托马斯描述后,设计师觉得面前这位老板,公司总裁,真的是位聪明的武器设计师,但就是有点不会画图。 0
几周后,两款突击步枪和一款冲锋枪就造了出来,由于托马斯描述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在沙地、污水、雪地等恶劣环境中,在混合了泥沙、污水、雪泥混合物后仍能正常使用,所以造出来的三十支首批试验款武器没有一个能达标的。 0
但是,在万美元的悬赏被托马斯亮出来后,仅仅五天后,三款武器都达了简单、耐媱、结构简单、强度够高的要求。 0
有了实物,按照图纸设计产线就简单了。 0
不一个月,三款步枪的产线就完成了,一天可以产支,每条产线各支的产能。 0
托马斯并没有直接开始产,反开始了步枪产线的产。 0
他有个计划,那就是把一条产线交给希勒,开始大量产,另一条,则自己产,用来进行他规划中的全球私计划,战前买武器给德国,战争爆发就把武器卖给交战双方。 0
阿卡,这是留给未来的红党战士们的。 0
斯特基,这是给德国的。 0
黄油,这是给自己的华夏军团的。 0
论造价,价格低廉,易于大量产,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射速相对平稳,易于控制,精度不佳的这个问题,在设计初就被设计师借鉴了和两款自动步枪后解决了。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